清晨,拉开窗帘,天上飘下纷纷絮絮的雪花,眼前的世界一片灰白。
雪是祥瑞的,于中国人而言“瑞雪兆丰年”。于我而言是又一个家庭的节日――父亲的生日。
记不清父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生日的,奶奶健在时父亲似乎从来不过生日。奶奶过世后,加之父亲年龄和辈份的上升,耳顺、古稀、耄耋、爷爷、太爷爷,登上了几个台阶,如今又将跨过杖朝迈入期頣之年。90岁是多少显赫都可望而不可及的。
每每父亲过生日,难的是准备生日礼物。和所有那个年代的人一样蛋糕虽时髦,但并不真受欢迎,衣服容易选,羊绒衫、滩羊皮背心买了、收了却看不到穿,节俭的人习惯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方式,那衣物便压了箱底儿,失去了意义。
于是,突发奇想,改革的年代,何不对今年的生日礼物也进行一次改革尝试。利用休息时间,专程跑了趟花鸟鱼虫市场,精选了一只蝈蝈,再配上一个漂亮的蝈蝈罐。
历经沧桑的老人是不会喜形于色的,但仍能感觉到这次“改革”是成功的。其实我的真实想法是希望通过那小虫给老人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一些生机和快乐。
第二天傍晚,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问的竟是如何给蝈蝈喂食,老人告诉我,他去了市场买回了青豆,但因为豆子有些小,就不知如何掌握食量了,看来蝈蝈已经进入到老父亲的心中,小小的蝈蝈给父亲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挂了指导老父喂养蝈蝈的电话,脑海中浮现出许多过往的画面:
父亲是好玩儿的,因为他热爱生活,但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玩儿却是难登大雅的事儿,是不务正业,但父亲的生活中还是少不了玩儿。
记得小时候,一次父亲去参加防洪抢险,回来时一身装束如同乞丐,想必防洪的经历是何等的艰苦。但他却带回来了一只竹制的底和口都用纸封上了的暖瓶套,里面竟装了几十只蟋蟀。到家后,顾不上休息,他又和我们把家的瓶瓶罐罐找出来,一一砸上土,把蟋蟀分别放进去……
我中学毕业后,有一段时间,在家等待分配工作,父亲怕我心情不好,只要有空就会带着我去钓鱼,就是那会儿跟着他我学会了织网、做漂儿。有时为了找个钓鱼的地方,他会带着我骑车跑出几十里。
退休后,他参加了市里的老年骑行队,靠自行车跑了许多地方,80多岁的时候还骑车去了趟青岛,劝他要注意,他却说在去青岛的人中他还算不上年龄最大的。
玩儿给了他一个好身体,但90岁的老人已经不适合很多活动项目了,但并不等于心也老了,当我小的时候是老父哄着我玩儿,如今到了该我哄着老父一块玩儿的时候了,千万不要以为老人就没有玩儿心了,其实热爱生活的人永远是年轻。
中国人是讲孝道的,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必须的,但孝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让老人衣食无忧是孝,而让老人快乐则是更大的孝。儿时父亲哄着我玩儿,如今我哄老父玩儿,这便是人伦,所以我为自己能哄着老父玩儿而开心,因此我是幸福的。我祝福老父健康快乐每一天,也在思考下一个送给老父的礼物是什么。
评论